- Apr 02 Tue 2019 21:16
(香港之四)大館樂茶軒 在西風古蹟來杯東方茶吧
- Apr 01 Mon 2019 21:26
(香港之三)深水涉綠林甜品 猶如走進甜湯叢林裡
- Apr 01 Mon 2019 11:43
(香港之二)龍門樓志蓮素齋 在優美林園享用精緻山家素菜
- Mar 30 Sat 2019 14:42
(香港之一)香港四天參訪 見識一股由下往上的強大力量
2月下旬的香港,受鋒面影響,天氣時陰時晴,按照當地有趣直白的說法是「有幾陣雨」,一到傍晚冷風仍帶著寒意,有時白天卻熱得宛如盛夏,彷彿這次所見的香港,儘管不斷面對各項現實考驗,有些人仍堅持朝著他們的夢想,一步步築夢踏實,不經意間,5年、10年光陰已過。
我們多數足跡停留在新界一帶的社區、菜園及環境基地,總共接觸10個單位,幾乎都是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等善行團體,學習主題涵蓋社區營造、老屋保存、生命教育、食農教育、環境永續等面向,接觸的盡是充滿街坊人情、重視土地倫理的舊味道香港,以下就這幾天行程大略分享所見所聞。
生活書院
第一天的重頭戲是參訪生活書院,一個位於新界大埔區半山腰的教育團體,也是負責安排此行的團隊,它的原址是佛教大光中學校舍,曾是第一所由香港政府補助的佛教學校,2009年廢棄後成為許多動物的家,2012年一群熱愛教育、環境、文化藝術工作者籌備生活書院,2014年7月順利在此開幕,一個看似遠離城市塵囂的地方,卻是一處最活生生的生命教育中心場域。
- Feb 17 Sun 2019 14:53
踅過雲林台西 發現國際藝術彩繪+傳統美食+夢幻沙灘
位於風頭水尾的台西,1月中旬的東北季風實在不容小覷,強勁海風在街道巷弄間呼嘯流連,與稀落的人車形成強烈對比,雖然有溫暖的陽光照拂,頭部保暖仍是必要,否則一到陰影下,會讓人忍不住頭皮發麻、鼻水直流。
多年來國內掀起一股彩繪風潮,試圖振興社區的例子可說比比皆是,聽聞這裡竟然已舉辦過多次國際彩繪藝術活動,當然要好好見識一下,我們從當地重要信仰中心「安海宮」開始信步慢行,好整以暇探索這個安靜落寞的海口村落。
以媽祖廟「安海宮」作為探索據點
八角藻井深具悠然純樸的歷史況味
自2007年起,雲林縣遠景發展協會為推廣漁村文化,讓偏鄉國際化,特別舉辦「海口國際工作營」,邀請國內外青年志工來到村落進行彩繪,10多年來,從公共空間到私人住宅盡情揮灑,雖然均是素人畫作,卻深具國際風情,已逐漸讓台西的彩繪藝術村打響名號,前年該協會還開始帶領志工走出台西,慢慢延伸到其他鄰近鄉鎮。
- Dec 12 Wed 2018 21:12
走進雪霸觀霧 看雲霧與聖稜線共徘徊
溫暖的12月上旬,由於參加志工研習活動,終於有幸親臨嚮往已久的霧林帶—「觀霧」,才中午時分,山谷間果真已開始風起雲湧,當車行狹窄且蜿蜒曲折的大鹿林道主線,連一向不暈車的我都忍不住頭暈,更能體會這趟行程的難能可貴!
雪霸休閒農場觀景台
罩著雲霧的青山美景,呈現斑駁光影。
這棵台灣赤楊的葉子彷彿著了火
這裡的冬天還真是繽紛多彩
首度近觀黃澄澄的銀杏,好震撼!
- Nov 23 Fri 2018 09:18
宜蘭太平山「台灣山毛櫸步道」 遇見深秋最後一抹金黃燦爛
11月中旬,為一睹珍稀植物的燦爛容顏,我不畏寒冷,在深秋時節直奔太平山,沒想到前一天還被山嵐雨霧給團團包圍,隔天竟然陽光普照,晴空一片蔚藍如洗,好似想滿足我心中多年來的懸念啊!
階梯兩旁的紫葉槭葉子早已掉光
從太平山莊觀景台飽覽四周明朗景致
- Jun 23 Sat 2018 15:06
(花蓮之五)續行砂卡噹林道 勇闖立霧山及達道的家
山居生活第二天,啁啾鳥鳴是最佳鬧鐘,晨光早就透窗而入,充份體會什麼是日出喚醒清晨,而民宿前的綿亙山景正在呼喚我,放眼所及一片層巒疊翠,在早晨陽光的洗禮下,更顯閃亮動人。
青山正一座座被晨光喚醒
沐浴在陽光下的小木屋
- Jun 21 Thu 2018 14:38
(花蓮之四)太魯閣得卡倫步道+大禮步道 帶您走進一座山谷桃花源
這趟太魯閣行程,步道探訪是重點,早就做好走個不停的心理準備,從砂卡噹步道走回太管處遊客中心那天傍晚,仰望台地上方青山,大禮部落還藏在雲深不知處呢!看來明後兩天才是重頭戲,突然發現我的登山鞋壞了!
幸運在新城街上雜貨店,買到可應急的球鞋,沒想到又發現腳上無名趾起水泡,考驗還真是一樁接一樁哪!猶記得20年前必須手腳併用,累到腦筋打結,幾乎走到天黑才抵達大同部落,第二天的急下坡更是想叫人乾脆把我一腳踢下山,足見我對這條步道的「敬畏」情結啊!真心感謝後來臨時改為夜宿大禮部落的接待家庭,所以就在腳上穿著新鞋、腳趾頭包著OK蹦,背上過夜的簡單行囊,勇敢給它出發囉!
步道起點就在太管處遊客中心正前方
- Jun 18 Mon 2018 16:34
(花蓮之三)太魯閣砂卡噹步道 走你千遍也不厭倦